地道的英语口语是英语学习的灵魂
英语课
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仍然是聋子、是哑巴
就 “中式英语”是中国特色的英语教育和英语教学的杰出成果。我眼中的“中国特色”,是指学生在当前的教育下,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除了会考试,生活和工作中仍然是聋子、是哑巴。我认为,这种中国特色的英语持续了几十年,是不应该的,是中国教育界的耻辱,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哀。我认为,这种状况必须要改变,也必将要改变。为此,我呼吁我们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要思考,都要建言,都要贡献力量,因为,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
绝大多数人学了十几年后仍旧说不好英语,一定是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其实,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不管你是从多大年纪开始学起,初学的时候,对于外语而言,你就是个婴儿。既然是婴儿,就应该遵循婴儿学习语言的顺序,急功近利的想法是要不得的。
学习语言首先是从口语开始的
最初,当然要学习口语。学习口语,当然要从最简单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说起,之后是动词带宾语的动宾短语,再后来是主谓结构的简单句子。换句话说,最开始就是最简单的祈使句、感叹句,甚至简单到只有一个词语,然后是简单的主谓句。在学习语言的最初的时候,我们是没有这些词性和句子结构的概念的,我们就是模仿和重复。但是恰恰是这个最简单的模仿和重复阶段,形成了我们的语感。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一下什么是语感了。我个人认为,语感就是构句的感觉或者构句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组织句子表达想法的能力,在听得懂的同时也说得明白的能力。其实,汉语和英语是一样的,基本的句子就是“主--谓--宾”嘛,出现的变化无非是有时省略了某些成份,有时增加了某些成份而已。所谓语感,就是培养和形成以“主--谓--宾”为框架构句的习惯和能力。
记得,学龄前,女儿是不看文字读物的,因为没有学习汉字嘛,当然看了也白看。但是,尽管女儿在学龄前没有读过文字读物,仍然没有妨碍她口齿伶俐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女儿在学龄前,听了几十盘故事磁带,能够讲述大段大段的情节生动的故事。我想,那个时候,女儿的汉语语感应该已经完全形成了,尽管那时她还不认识一个汉字。
细细回味,我觉得听故事是幼儿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如果说培养口语语感有什么诀窍的话,听故事,反复地听故事,应该是唯一的诀窍。记得女儿听故事的时候,很认真,听的时候很少发问,当然听完了后,她有时会问我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情节方面的,只有少部分问题是不懂某句话或者某个词汇。那时的女儿,听故事简直就着了迷,天天听,一个故事听了几十遍、上百遍,也不厌烦,最终听得自己每个故事都能声情并茂地讲述出来了。什么是语感?我想,这就是语感吧。
但是,遗憾的是,似乎目前市场上原版的有声英语初级读物并不多见。所以,专家们提倡选择一本或者几本原版的英语书籍,大声地、反复地朗读,大概也包含着让自己“听故事”以培养语感的意思吧,只不过,要一个人身兼二职----既当讲述者,又当听众,略微显得有些累。
啰啰嗦嗦地描述女儿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这个学龄前阶段的学习说话的过程,是想说明,学习语言首先是从口语开始的,语感的形成也是从口语开始的。
上小学后,女儿开始学习拼音,学习写字,学习写日记,学习写作文,直到现在,女儿的作文里的语法错误也没有断过。但是,女儿口语交流与表达中却丝毫没有语法错误。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汉语这个语言工具,女儿在口语运用上已经熟练了,但在书面语的运用上还差得很远。毫不夸张地说,在书面语的运用上,女儿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努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例外。
毋庸置疑,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最便捷的用法是口语,其次是书面语。母语如此,外语也如此。道理很简单,中国人这样用语言工具,外国人也这样使用语言工具。没有人会傻到日常生活中舍弃口语而大量采用书面语来交流。这就是即便某个人是文盲,也不妨碍他与别人正常交流。当然,阅读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我们学习外语,一定要遵循学习语言的规律,要理顺先后顺序,先口语,后书面语。我们首先做到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其次再做到阅读英文资料,再次才是用英文写作。就如同我们学汉语也要先会说话,再会朗(阅)读课文,最后才会写作文一样。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把语感分成“口语的语感”和“书面语的语感”两方面,因为口语与书面语,在语法上有着许多的差异,有必要区分对待。口语的语感,是听和说锻炼出来的。书面语的语感,是阅读出来的。只有大量的听和说,才能不断地提高口语的语感,才能不说错话,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同样,只有大量的阅读, 才能不断地提高书面语的语感,才能不写错句子,写出好文章。
基于以上分析,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大胆的说,坚持不懈地说,说什么?先说最简单的句子,简单到什么程度?简单到一开始就是一个名词、一个动词,然后,再慢慢过度到由2、3个单词构成的短语,这个短语,大概就是语法书里所说的祈使句或者感叹句了。这个阶段,不妨长一些,尽量多积累些。之后,再说主谓宾句子, 主谓宾句子,也要先说肯定,再说否定,最后说疑问。至于分句、从句,先放一放吧,偶尔说个一个两个,就先说着吧,不要去想什么语法。每天,至少要说上个 2、3个小时吧。
一开始说不准音,没关系。记得有许多小朋友婴幼儿时期把“姥姥”说成“咬咬”或者“脑脑”的,但是,成年后,他们都无一例外的吐字清晰、口齿伶俐。一开始发音不标准,不用怕,一点也不用怕,积累多了,时间久了,自然就更正过来了。
为了自己能在短时间内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一定要让自己变得笨一点,让自己从呀呀学语的婴儿开始----每天重复最简单的句子,先是一个单词的句子,再是2个单词的句子,然后是3个单词、4个单词的短句子,一定要循序渐进。每天听与说加起来,最好能达到2、3个小时,每个句子每天重复至少50遍以上最好。一定要熟练,要脱口而出,要对答如流。这样坚持半年,应该可以熟练地运用200个简单的句子了吧,每个句子略微作一下单词替换,可以引出1000个常用的句子了吧。“生存英语”的程度,应该达到了吧.
语法,请在阅读阶段再涉足
我个人认为,不先说话,而先琢磨语法的人,大多是想走捷径的人,其实,语言本无法,亦无捷径,语言就是说出来的,而后,才是有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所谓的 “法”,是人为的对语言的后天归纳、总结和提炼而已。学习语法,放到已经可以熟练地说之后再涉及吧。聋子英语、哑巴英语,都是先学语法害的。
英语口语的语感形成后,再培养自己的书面语的语感。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呢?最好的方法,是阅读母语是英语的人创作的作品,而且,最好有中文对照。用地道的英语,对照地道的汉语。比较,在比较中形成英语的语感。
需要说明的是,开始阅读之前,一定要认识至少500个以上的常用单词。否则,是不建议匆匆开始阅读的。因为,砍柴要用到刀,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本书,要反复读,反复琢磨,要读得了然于胸方可读第二本。万万急不得。因为,吃透一本书,要比通读十本书还要有益。
时刻铭记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交流与沟通
学习英语,不能有畏难情绪,当然,指望不下一番工夫就可以熟练使用英语也是不现实的。
标签:
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