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中国学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英语课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中国人在学习英语和其它外语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的影响,换句话说,会不可避免地用汉语来辅导英语的学习,如用汉语注释意思,用汉语翻译,用来达到“对等”或“对比”的效果,确实我们大多数都是从这一阶段过来的。
但是随着笔者英语学习的深入,愈发感受到来自汉语语言习惯的影响,影响越深,英语语感就越模糊,直至有一天在国外学习生活了几年后才深深地感彻了。
在国内教英语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就是自已的母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那时觉得,还是中国人写的文章简单易懂,中国人讲的英语听起来句句清晰,思维流畅,但是这一切在我到了大洋彼岸的异国国度后,却活生生地让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已过去十几年讲的,学的,用的,教的竟属于英语的另一流派,那就是“中国式的英语”,即上个世纪专家们经常讲到的“洋泾浜”(Pigeon English)。
真正让我深刻领悟到这一现象的存在,伴随我在美国学习,生活,工作了几年。在那里工作之余,也曾辅导过几个学生。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写英文论文时,想到一个汉语词组,意思不知如何表达,如“明星代言”一词,问我英文怎么说。在了解了该词组将用在什么上下文后,我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如下的翻译过程:明星—star,代言—speak for sb,或者speak on somebody’s behalf,因此总成为The star speaks on behalf of…..。
这个翻译乍一看没有任何语法错误,适用了正确的词组,on one’s behalf。但是仿佛是脑中的开关调到了“英文”档,我开始问自已是否在英语中见过类似的句子?意思差不多的英语又是什么呢?根据自已平日的积累,想到经常听到的“明星”是celebrity(名人),而代言(经确认后)是endorsement。这一下让我真正地感受到脑子中原来还有两个语言分区,一个是纯英语分区,另一个是“汉化”英语分区,说到底就是汉语分区,因为所有的语法格式,语言习惯如The star speaks on behalf of 纯粹就是汉语的语言特点。
那个英语学习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如此的语言分区,只不过语言大师们早早地脱离了汉语分区而顺利地进入英语分区,而运用自如;而那些初学者和学习多年而入不了门者则不得不在“汉语区”挣扎着,而迟迟找不到“英语区”的位置,无法入门而成为人们所谓的具有“英语语感”进行“英语思维”的英语“过来人”。
根据自已多年国外生活和学习经验,我以为英语学习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自已的母语—汉语的影响。但是并非所有学生,所有英语老师意识到这一点,以至于众多的学生仍然挣扎在语言学习的“贫困线”上,天天用各种手段,媒体向专家,过来人材求教,甚至呼救—“如何学好英语?”
君不见,99%的考试词汇大纲是用汉语一种语言注义的;99%的英语教材(除专业英语教材)是用汉语一种语言解释词义的;99%的辅导教材是用中文译文来讲解英文文章的;99%的写作教材是以中译英的形式练习的;99%的英语语法是用汉语条目讲解的:同位语,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悬坠分词???。。。。。。不一而足。
这一切必定造就的是汉语式英语,不论说还是写,全部是从汉语语言习惯,方式,思维出发,结果是译出来的句子都多多少少地带有汉语的影响,成为中国人听的懂,外国人不明白的怪现象。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种现象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只要继续多练习,多体会,汉语的影响就会不断减弱,最后达到英语专家的“双分区”的水平(即汉语和英语分区)。
上述观点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多练习,多体会,确实是达到掌握外语的途径。不过仔细想想就可看到它的谬误所在,那就是既然知道汉语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知道汉语这一“最大的障碍”,不早早避开,另辟溪径,而非要朝最大的障碍撞上去,只能是碰的“头破血流”后再痛定思痛,重找出路。
那么早早避开汉语这一障碍,另辟溪径的概念就是要人一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开辟英语分区,用英语思维,罢脱汉语的影响。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吴老师会在今后的文章中详细提到的。
对于那些仍在“汉语分区”中挣扎着的英语学生们来讲,没有关系,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英语分区”,早做到,早受益。
标签:
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