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GRE写作观点的确立
英语课
新GRE写作观点的确立
我们之前谈到国内应用文的写作是作者与审查的力学关系作用下的结果(本文只看审查对写作的作用而不看写作对审查的反作用),而审查的过程主要是看文章内容是否符合政府思想或者说我国执政党的思想。在此稍作简化,执政党思想是什么呢?马列毛邓三。这中间关于共产主义的部分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资本主义的丑恶"。而其他的对新GRE考试E写作过程中观点的确立影响最多的就是"一分为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唯物主义"等思想。我们的报纸上随处可见诸如"我们在此次……中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是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搞西方国家那一套……要从实际出发……""当前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要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稳地发展。"这样的单一思想的写作环境对新GRE考试写作观点的确立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若对英语高考写作或四六级写作印象早已模糊,非常可能还记着一个词组那就是"every coin has two sides"。而绝大多数中国考生对GRE issue题库中几乎每一道题所持有的观点都是"一分为二"地看待,原因是这些考生潜意识接受了只有"一分为二"才是正确的这一前提,因此就认为在issue写作中只有"一分为二"才能的高分。而实际issue 写作并没有"对"或"错"的观点或者"一定能拿高分"的观点。同样笔者也并非在此宣扬"一分为二"是错的。我想说明的是放弃自我思考,机械地对任何一道题目一分为二的做法对GRE写作备考是不利的。从认知的角度讲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经验体(本文中所涉及的"经验"一律是指经验主义的经验即"感官经验"sensory experience 或者说我们从小到大的所见所闻)。正是因为每个人经验的特殊性,他们对不同的热点问题(即issue)不太可能都有中庸的"一分为二"的态度。这里的态度指的是心理学上的implicit 1 attitude即我们在经验中形成的对不同事件的潜在的态度,这些态度有许多是prejudice但是他们反映了你真实的想法。举个例子,大部分中国人或日本人对"Diaoyu Island被日本所占领"这一事实能有一分为二的态度吗?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对题库中的上百个issue也不太可能有一分为二的态度。而一个人对某一issue的真实态度对后面我们要讲的观点论证是密切相关的。
这种既存的"一分为二"的思想有的时候也会影响中国考生对GRE官方指南的解读。比如官方指南上说GRE写作考察了学生的complex thinking,许多考生就相信所谓的"复杂"思考就是暗示他们要"一分为二",再比如在新GRE中新加入的instruction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表述"consider ways in which the statement might or might not hold true."许多考生也认为这也就是要"一分为二"的意思。实际上complex thinking可以体现在对某一问题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思考而不一定要一分为二而might or might not hold true则是英语议论文写作的一个习惯:那就是文章中一般要考虑相反观点(opposing view)。这里的考虑相反观点并不是"一分为二",因为这里考虑相反观点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肯定相反观点,许多情况下是指出相反观点的不足从而对自己的观点起到支持作用。这与GRE阅读题中作者支持新观点批判老观点是类似的。尽管有时会作让步,那也是对自己观点的完善而非"一分为二"。读者可参阅官方指南的issue满分范文,它实际就是在反对相反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的自己的观点。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具体体现就是"case by case analysis"的文章展开方式。"case by case analysis"的展开方式可以说是与"一分为二"的态度非常配套的。如何体现"一分为二"?那么在不同情况下适用性就不一样。而同样这里"case by case analysis"的问题在于人的经验差异不太可能使得他对每个话题都存在这种不同案例分析的思考。有些时候我们就容易从问题的根源进行讨论。比如题库中的一道题:
18.The well-being 2 of a society is enhanced when many of its people question authority.
对于这道题有些人的观点就是:我们人类可以质疑权威的具体形式(即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就是权威,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就是权威等),但我们永远无法拒绝权威这一概念(即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一个先验的正确的权威的引导)。这样的观点怎样进行案例分析呢?在此同样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并不是试图证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错误的而是"认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容易拿高分"对GRE写作的备考时不利的。
接下来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对中国考生的影响体现在考生对题库中牵涉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这类话题时,只会坚持物质需求为第一性来论述。比如下面这道题:
51.Young people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pursue long-term, realistic goals rather than seek immediate 3 fame and recognition.
"追求现实目标不要一夜成名"多数学生很容易理解,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为了满足"一分为二"许多学生会想尽方法加一个反面。"年轻人的兴趣不能忽视"啊,"年轻人也应该有些个人空间"啊等等一些非常牵强的反面。而这一类问题的反面,笔者认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谈的autonomy,这个词我找不到比较好的翻译,大致可以理解为"自制"或者说每个人都有不受外界支配自由选择的能力。这也是"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也是美国政治哲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这一概念与哲学家尼采是分不开的,对于"自由主义"在此笔者不会展开论述。而与本体相关的一点就是尼采的观点"Humans need to acquire knowledge of themselves and then act on that knowledge. Meaning and morality cannot (or should not) be imposed from the outside; it must be discovered within."简单的讲就是人们只有自己去经历,去不断尝试才能真正懂得知识,实际在笔者看来尼采哲学是非常流行的,比如"This is not a time a to make decisions, this is a time to make mistakes."这样的电影台词所反映的观点就是来自于尼采哲学。在这道题目中也就是年轻人只有尝试过追求"immediate fame and recognition"才能够真正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此外中国考生在GRE issue写作观点的确立上另外一个障碍就是政治类话题的理解。中国是世界上极少数在学校开设政治课的国家,然而讽刺的是中国写生在政治方面的理解确实最缺乏的。笔者自己在思考下面这道题时,我的一位考托福同学看到后就脱口而出"领导是不是应该听取群众的意见"。她这样翻译时立刻让人联想起新闻联播中领导下乡视察的情景,自然而然就想到"领导应该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虚心向群众学习"这样的官腔。
16.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in order to be effective, political leaders must yield to public opinion and abandon principle for the sake of compromise. Others believe that the most essential quality of an effective leader is the ability to remain consistently committed to particular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而在笔者看来这道题目所描述的是政客与民众的力学关系 。这就需要联系到世界上最着名的政治哲学之一的马基雅维利主义。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家要获得政权并维持政权,最重要的就是维持自己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唯一有意义的是"民众印象中的政客"而不是政客本身的真实形象。这里的潜在假设当然就是"政权的存在取决于民众的支持"。所以在马基雅维利看来塑造光辉形象、欺诈、玩弄权术是政治家的本职。所以在西方国家政客大力投资自己的形象宣传、诋毁对手早就是公开的秘密,而大部分中国学生对政治的理解还停留在"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阶段。除此之外还有托马斯霍布斯的"protect people from their self-destructive instinct"的政治主张等等。而中国学生政治知识缺乏的原因,实际也不难想到。笔者认为对马基雅维利主义一无所知的社会正是对马基雅维利主义运用最彻底的社会。
新GRE写作难度增加的原因是什么?以上就是新GRE考试中写作部分对于中国考生来讲难度增加的原因解析,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都清楚的了解到新GRE写作难度产生的原因在于中国学生写作的环境和语言差异,希望文章所述能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a.暗示的,含蓄的,不明晰的,绝对的
- A soldier must give implicit obedience to his officers. 士兵必须绝对服从他的长官。
- Her silence gave implicit consent. 她的沉默表示默许。
n.安康,安乐,幸福
- He always has the well-being of the masses at heart.他总是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上。
- My concern for their well-being was misunderstood as interference.我关心他们的幸福,却被误解为多管闲事。